0

浏览

3750

文章

1

篇1:从《降临》开始,聊聊科幻里的语言“包袱”

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2月,根据华裔美国科幻作家泰德·江的著名作品《你的生活的故事》改编的科幻电影《来了》,以其“令人动容”的情节和画面成为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作为一部具有特殊结构和外语“游戏核心”的小说,《你的生活故事》曾被认为是一部不太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

外来游客“七肢桶”的成功刻画及其在《来了》中的独特角色已经成为这部电影突出的因素之一。电影中用水墨画的环形“异形人物”写成的鸡的“五德”也成为了今年春节期间一些科幻迷用来拜年的独特“颜人物”。

《来了》中用水墨画环形“异族文字”书写的鸡的“五德”

根据原著《你生活的故事》的背景,“七肢桶”是一种辐射对称的智能生命,具有同步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像人类那样强调事件的因果关系。因此,“七肢桶”的书面语和口语是相互独立的,类似于用五线谱记录音乐的方式。

此外,在“七肢桶”口语中,没有明确的语序,只是为了尽快把意思表达清楚,减少口语表达中不可避免的发音顺序对意思表达的影响。书面语言完全适应“七肢桶”的思维模式,不仅消除了时态,而且可以同时书写,让所有的事情都一次“尽收眼底”。

由于这段文字可以说包含了所有的时间信息,当地球人类掌握这段文字(书面语言)并思考它时,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同时展现在他们面前。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的“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拥有一个新的灵魂”,在电影《来了》的情节中,“七肢桶”的书面语言允许人类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者按照“七肢桶”的说法,成为可以自由穿越时间的“武器”(实际上可能是“工具”)。

由此,女主人公在用外语反复思考时,预见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命运,并“看到”了未来母女关系的许多片段。

像《你生活的故事》一样,科幻作品中详细描绘了外星语言,甚至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剑走偏锋”。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避免科幻作品中的语言障碍问题,这些科幻作品描述了不同智能种族在恒星之间的互动或人类恒星的殖民。

尽管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大约7000种不同的语言,但地球在宇宙中甚至不是“海洋中的一滴水”。然而,在相当多的科幻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人类角色和有智慧的外星生命都说同一种语言。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真是不可思议。

《来了》截图

不锈钢鼠标:世界世界语的未来人类社会

为了避免“不服从感”,一些科幻作品专门解释了“顺畅交流”现象的原因。除了更常见的设置,如“翻译”和“脑电波交流”,还有一些统一的语言设置。仔细思考它们其实很有趣。

例如,美国科幻作家哈里·哈里森是世界语专家,他坚信波兰医生扎扎兹·扎门霍夫设计的这种人工语言会在星际殖民时代流行起来,因为它的语法规则简单,容易记忆。

因此,哈里森在一系列以高科技犯罪和特殊行动为主题的幽默科幻小说《不锈钢老鼠》中设计了一个未来人类社会通用的世界语,但世界语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粗俗的象征。

赫特人贾巴,科幻星球大战系列中的黑手党头目

星球大战系列:“标准语言”而非“全覆盖”

著名的“星球大战”系列科幻作品也设定了明星之间常用的“标准语言”。这种语言被大多数聪明的种族所接受,从电影到电子游戏,各种作品都用英语代替“标准语言”来展开故事。

然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也有一些聪明的生物不会或不会接受“标准语言”。除了汉·索罗用独特的声调翻译丘巴卡的呼叫这一特殊情况之外,一些智慧生物的“母语”是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用小型语言进行巧妙的重构而获得的。

例如,在沙漠星球塔图因,帮派头目赫特人贾巴就像是蛞蝓和青蛙的混合体,他坚持用赫特语而不是“标准语”来显示自己的尊严。这种语言实际上是用盖丘克印第安语的发音来读美国英语,以创造一种特殊的音调失真效果。

每当赫特人贾巴出现时,他的礼仪机器人都会将赫特语翻译成“标准语言”。《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中隐居在森林里的伊渥克人也没有使用“标准语言”。他们的东方语言实际上是中国藏语和维拉特语(蒙古维拉特方言)的混合。但是在电影中,伊渥克人也可以通过翻译礼仪机器人C-3PO与叛军交流。

《星际迷航》中的战斗种族克林贡人

星际迷航系列:世界闻名的克林贡语

除了混合和“微调”现有的人类语言,一些科幻作品选择了一种更具挑战性的方法,即邀请语言专家“从头开始”,为外星智能生命设计人工语言。

例如,在科幻作品的“星际迷航”系列中,战斗种族克林贡人的语言是一种为科幻戏剧和电影专门设计的人工语言。

设计克林贡语的语言学家从古代阿兹特克印第安语言中汲取灵感,为克林贡语选择了罕见的“宾-谓-主”语序,这与大多数人使用的“主-谓-宾”语序相反,从而造成了“外来语言”的异化。

经过语言学家和科幻爱好者几十年的改进,克林贡语现在是一种成熟的人工语言,不仅有专门的词典和谷歌翻译选项,还有甚至是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戏剧的克林贡语翻译。

阿凡达截图

化身与质量效应:外来语言的本质

加拿大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准备《阿凡达》的过程中,邀请语言学家为电影中的纳威人创造纳威语,这是人工语言的一颗新星。美国人的词序和词性多种多样,而数字采用八进制,因为美国人有八个手指。

根据《阿凡达》的情节,纳威人可以通过将“辫子”(实际上是神经丛)连接到神树上来将自己的母语“下载”到大脑中。另一方面,人类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学习纳美语,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理解语言的最本质部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科幻视频游戏“质量效应”系列中。在游戏中,看起来有点像海豹和大象的埃尔科使用声音和气味的混合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态度,比如对声音和气味的喜悦和厌恶。然而,人类的感官和信息解释设备只能识别声音部分,所以回声人必须口头解释他们想要表达的感觉,导致谈话节奏经常被打乱。

在《阿凡达》和《质量效应》中,理解外星语言的困难更可能是星际交流中的“常态”。与人类相比,外星智慧生命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环境,拥有一种人类难以理解的文化,并可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种与人类语言模式和机制完全不同的语言。

回声的“质量效果”系列,游戏截图

来自河口:外来语言的致命“内核”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研究(破译)外来语言然后理解外来文化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事件,这可能会成为巧妙的故事情节成长的土壤。美国女科幻作家谢拉·芬奇的语言科幻杰作《来自河口》就是一例。

在这部科幻小说中,人类正与一个不同的智慧种族——弗拉迪卡斯(Vladikase)交战。弗拉迪基赛人表现出极其强烈但毫无道理的敌意,破解弗拉迪基赛语成了和平的关键。然而,这种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其中一些同音字的意思完全相反,使得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毫无用处。

结果,人类派出了最好的语言学家“苍鹭”去抚养维拉·蒂比亚克的孩子维拉·蒂比亚克,让他和人类的女婴凯利一起长大,以便让一个说英语的维拉·蒂比亚克的孩子去学习。

然而,维拉提克赛人可以通过记忆传承的方式把他们的语言传给下一代。只有等待大脑成熟,他们才能自动掌握母语。他们的效率远远高于习得语言的效率。

结果,人类女孩凯利反而学会了文字语言,拥有了文字思维方式,变得冷酷而嗜血。只有孩子的蒂比亚克杀死了各种小动物,最后残忍地杀死了苍鹭的伙伴艾莎。

在付出了令人无法接受的高昂代价之后,《苍鹭》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爱”和“死”是velatiksai语言中的一对同音异义词,这也是该语言的基础。弗拉迪基赛人表现出的残忍实际上是他们表达对他人生命的爱的方式!这种“星际文化交流中的冰与火”的致命局面给读者留下了值得深思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